“嘿咻,嘿咻……”今年春节,回奶奶家过年的我,和大姑丈学打米粿。
打米粿可是我们闽南家乡的习俗之一,凡是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打米粿吃。除了自家享用外,有客人上门拜访,主人总要端上几个热腾腾的米粿招待客人。
大姑丈告诉我,制作米粿需要先将香喷喷的蒸熟的米饭弄松软,接着将揉好的饭倒入石臼里,再用木制的大锤敲打,力度掌握得越好,打得越久,米粿的皮就越有韧劲。只见大姑丈两腿前后站立,双手举着大木锤,有节奏地敲打着饭团。旁边帮忙的人则趁木锤离开饭团的间隙,手沾清水,揉两下饭团,将其翻一个面,然后大姑丈再用蘸了水的锤子敲打一下,以免米粿的皮会黏在锤面上。这样的工序持续交替着,直到把米饭打成米面团。
大姑丈说,不仅制作米粿的皮要讲究,炒制馅也不能含糊。米粿的馅是由羊肉、牛肉、香菇、冬笋、黑木耳、葱、豆干、花椒、酱油、香油等炒制而成的。米粿馅中的羊肉一定要用羊的腿肉,而且要用清水先滤一下,再和生姜一起煮一会儿,以去除膻味。至于剩下的冬笋、木耳、冬菇……则都要新鲜的。最后一个步骤有点像包饺子,即将皮搓成圆球,压成饼状,对折后,将馅完全包裹,再把半圆形边缘捏匀。但与饺子需要下锅煮熟才能食用不同的是,米粿的馅是熟的,所以包完后就可以直接享用了。
看着一个个酷似金元宝的米粿,我问大姑丈:“为什么我们要费这么多工夫制作米粿呢?”大姑丈笑着对我说:“米果的馅里包有花椒、羊肉等,冬天吃可以暖身,驱寒。而且吃米粿既象征着财富遍地,金银满屋,也寓意着团团圆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米粿,轻轻地咬了一口,感觉米粿又脆又香,嚼完后齿颊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除夕晚上,我们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米粿,享受这其乐融融的欢聚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