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巴金受邀竞争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广为流传,据称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的王海龙从纽约致信作家赵本夫,称该团2007年4月10日起草并通过了致巴金的邀请及致敬信,恳请他接受邀请,角逐诺贝尔文学奖。巴金家人近日却告诉记者,巴金及其家人对此事并不知情,他们甚至推测:这可能是造出来的消息。
巴老的女儿、《收获》杂志副主编李小林在和记者通话时说,巴老即使获得提名,也决不会参加。
李小林特别指出了两点:一,炒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消息毫无意义;二,如果确实有邀请巴老参加评选的有关信函,《钟山》杂志社也应该先得到巴老的同意,再考虑刊发。她说:巴老早就说过,他是为中国人写作的,对获什么奖一点都不感兴趣。她强调说,每年有几千人获得这个提名,最后只选一个,炒作这种消息毫无意义,中国人没有必要在乎这个奖项。
李小林同时也提出质疑:为什么给巴老的邀请及致敬信不直接寄到上海作协?为什么不通知巴老的家人?由此她认为,这很可能是一场闹剧,或者别有目的。
据《重庆晚报》报道,90余岁高龄的巴金现在上海一家医院接受治疗,其家人表示外界无法与之联系。对应邀竞争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巴金本人和家人根本不知道,也从来没有收到过邀请及致敬信。其家人同时表示,从70年代开始就有人要提名巴金竞争诺贝尔文学奖,而每年都有几千人被提名,没有人会把这当回事。
发布这条消息的作家赵本夫说,他与王海龙有多年文字交往但从未谋面,当初接到这件事时他觉得很突兀,但这是件好事,他似乎不应该推掉。
赵本夫说,王海龙等在美学者成立这个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主席团,是因为不能忍受西方对中国作家群的漠视。这个委员会已报请瑞典皇家学院并取得了回执。即这个提名委员会的提名资格是被确认的。赵本夫表示,邀请是权利,同不同意是巴金的事。
然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程序和规则是: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由瑞典文学院负责,该院共设18名终身院士。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介绍,每年有资格推荐候选人的是世界上所有大学的文学系主任、副主任,以及所有作家协会的主席、副主席,在2月1日以前把推荐书送到瑞典文学院,每年有200个名额。2月起,瑞典文学院每周四都开会,请专家做报告,逐渐筛选。到了5月份或6月份,只剩下5-6个人,评委再仔细研读每个人的作品,到了10月中旬投票产生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