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诫”
告诫不等同与劝告,劝告是一种平等的和气的交谈,带有妥协性的语气会使人愉快,而告诫是一种带有时代性、强制性、正确性的命令,可对于一切生命来说,告诫的正确性,是有待发现和探索的。
“告诫”是以自我为中心的雏形,它不理会接受指令者的不满与反抗,以一种欺压似的姿势宣读命令。它带着它那特有的僵化的细胞,试图注入新鲜的血液,以延续这份自以为是的不容欺压的古老的权威。“你不能这样,你不能那样;你只能这样,你只能那样,”这是"告诫"最惯用的语气与态度,语气呆板生硬到让人厌恶, 却还滔滔不绝的展示着它的力量与权威。
在反抗面前,“告诫”是个加速剂,反抗者讨厌告诫者的理论与言辞,越发激烈的反抗者越要显示自己的正确性。项羽兵败乌江,横遭老者 告诫,在面对老者那于谁看来都无比正确对的理论时,更加加剧了他那反抗的决心。他乃一代英才,乱世枭雄,岂会轻易折腰,更别说在一个老者面前弃甲曳兵而走了,无论后人怎样的扼腕叹息,谁能想到还有这样一种告诫的成分加速的项羽的死亡。就像李清照所说的,“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我想,那时的他,大抵也抱了这种思想。而再往前追溯,鸿门宴中,若不是项庄的一再告诫,又怎会招来项羽的置之不理,有人要说,告诫他是好的呀,但你是否想过,他那样一个位居高位的人,有什么理由会倒在比他低一等的人手中,那种长久的滋生的地位心理,是决不允许自己向他低头的,或许有一刻他也觉得他错了,但面对步步紧逼的权威告诫,这位铁血汉子,又怎会自愿像提偶一样任人操控呢。
人活当下,并不自在,总有许多告诫缠绕着你,像寄生藤缠绕着树一样,你越挣脱,越难过,“告诫”是个假意的救世者,它以它特有的理论去指导人们,以此来满足它那虚伪的骄傲的权威。强烈的压迫感和实践论使人无法排解,所以,便有了,要么沉默的接受,要么响亮的爆发。当我们处于孩童时期,我们尚未形成自己的思想时,我们不得不依附这些权威来获得生存,这时的权威就像母亲的乳汁,喝下去,你才能具备力量。随着年龄的加大,你经历的多了,心智逐渐健全,你便立刻反击这模式化板块化的告诫,这时的告诫不再是你生活的必需品,而成为你拓展道路的绊脚石了,你必须踢开它。然而此时的告诫也是不会甘心失去多年的领导地位,于是,一个叛逆的名号便恶狠狠的安插在你的头上了,这种结合着时代的抨击,看似无比正确令人同情的爱,不过是夹杂了控制者的统治欲,只是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以此来安稳自己那心不平理不直的言论罢了。
“告诫”固然有它存在的不合理性,但它也是不可消亡的一部分,压迫和反抗是对立的,压迫一旦不存在,反抗自然而然的就会消亡,历史是这样,自然是这样,人世也是这样。我们大喊讨厌告诫,有时却不得不听从它的安排,告诫在一定的条件下,是有它自身所存在的意义的,告诫或好或歹,都是通过被告诫者的实践和认知来表现的,我们不能完全的否认告诫,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会屈从于告诫,看告诫,读告诫,都是不能用单一的角度去审视的。
铺好的路不美,嚼过的饭不香,只有睁开自己的眼睛,去领略,去体会,去感悟。你才能知道这世界,别有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