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文化艺术协会与中国老舍研究会举办了一个名为老舍文学创作生涯展览。以往只是从教科书上略略认识了老舍,并没有真正了解到他在文学上的精湛造诣,慕名前去参观后,才知道老舍的一生是那麼地丰富,他的文学作品又是那麼地扣人心弦!
舒乙先生曾经这样概括老舍的特点:浑身上下带著他固有的特点,就像他多次描写过的长在北京城墙砖缝中的小枣树一样,土壤,营养都贫乏到了极点,可是它依俯在母亲雄伟古城的-口上,顽强地硬钻了出来,骄傲地长成了树,从而独树一帜老舍先生生活在一个最动荡的年代,-声,炮响都曾在他幼小的心灵上刻下了不少烙印。破落的胡同裏,留有老舍童年瘦弱的身影,拿著一块块小棉花在角落裏玩耍,每天吃著剩菜稀饭的情景;在艰苦的环境中,老舍磨成坚毅耐劳的个性。
在偶然的机会下,老舍进了学堂,成为了一名学子,他在学校所有学科中,对国文,写作有著特别的钟爱,这是老舍踏进文坛,成为一颗巨星的先机。在学堂裏他学到了知识,这些知识不仅使他增长了智慧,更为他日后出国深造打下深厚的基础,这裏是老舍酝酿光芒的地方,为他将来大放异彩,写下他精彩丰富的人生第一页;这时侯的老舍俨然是一颗正等待著滋润,培养的种子。
后来,五四运动爆发了,这个运动不但带给老舍在思想上无限的冲击,也开始了老舍的文学创作生涯。新的思维,新的语言成为了老舍写作的原料,白话文的生动灵活,使老舍可以更自由地创作,种子终於萌芽长成了树,一棵会结出累累果实的大树。
不过到那时侯为止,老舍的眼光都只局限在中国,并没有机会感受到世界文学,之后受聘於英国伦敦大学,远洋的轮船带老舍走出了他所熟悉的中国,向著新鲜,遥远的国度驶去。在英国,他涉猎了很多外国文学,他为了更能准确地明白外国作家在书中表达的情感,便读了欧洲史,希腊艺术,希腊史等等。老舍完全沉浸在这另一类文学中,为他以后的小说加添了许多元素。
生长在古城墙上的小枣树终於开花结果了,他成了令中国人骄傲的人民艺术家。老舍是中国母亲孕育出来出色的儿子,他依附著古城墙,感受著中华大地的气息,再凭藉自己的顽强的精神,钻出了头,更昂然地挺立著。虽然后来他为历史作出了牺牲,捐献了身躯,姑且不论他选择自-的方式来结束生命是对是错,但老舍的确为中国新文学奠下了根基,而他的作品更是永恒不朽的。
老舍含泪幽默,写实无华的写作风格在中华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他留给后人的是甘甜的果实,只有细细品赏才能领会当中的滋味。而这棵城墙上的小枣树,仍然会屹立著,等待著后人细细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