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篇作文大全:国学的作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3篇关于国学的作文大全,点击查看更多作文大全每当读国学的时候,思想就被孔子说的这样一句话给牵住了。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我每每看到这话,都禁不住读了起来,是啊,这话描写出君子是怎样的,小人又是怎样的。给了我无限感悟。 这句话的大意是: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故乡;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以往大家都不知君子是个怎样的人,在这句话里,我们明白了君子是个为大家,为社会,为国家,怀有抱负的正直君子。而小人,却是只顾个人利益,心-狭窄,有谁愿意去理这种人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会有君子和小人。那些曾为别人默默贡献,而别人却不知道。遵守规则,有着理想抱负,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尊敬的君子啊,小人之所以不受人尊敬,是应为他只为自己,只会关心那些小恩小惠,哪里有抱负?谦谦君子是我们要学习的,心,不歪,人,正直。 君子是白纸上的一副水墨画,淡淡的墨汁熏染开来,给人无限美感。小人是天上的雾霾,给人带来不便,危害。君子和小人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淑人君子,翩翩有礼;下流小人,狡猾-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同学感悟
70年前的一个初冬,中国核物理学奠基人施士元先生在法国巴黎大学成为居里夫人的学生。居里夫人是镭研究所的所长,她一再试图使施士元明白,他所从事的,是一项有趣的但又性命攸关的工作。
施士元做实验时,她经常站在旁边,反复地提醒他必须注意的事项:不能用手去碰放射源,否则手指会被灼伤;接近放射源时,要用铅盾挡住自己的身体,要屏住呼吸,以防把放射性气体吸入体内。有一个法国青年,身体强壮,工作也取得了进展,但因为没注意安全事项,吸进了相当剂量的氡气,患了急性肺炎,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在巴黎科学界引起了一阵骚动,有一阵子法国青年无人敢到镭研究所工作了。
施士元的实验课题正是那位法国青年未完成的。施士元在清华大学读书时是个游泳好手,屏气并做好防护工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在镭研究所的四年中,由于不断得到居里夫人的指导,他的身体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那时候,要想在法国《科学院院报》、《物理年鉴》等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是很不容易的,首先须经国家科学院院士推荐。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与推荐下,施士元的研究文章分别在这两个刊物上发表。
1932—1933年,施士元出色地完成了锕C元素的核谱测定工作。当时这项实验只有居里夫人的研究所能完成,而施士元是第一个完成这项实验的人。
1933年,施士元获得了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后的第二天,居里夫人专门为他举行了一个朴素的酒会。居里夫人用她的微笑扯起了这个中国年轻人归航的风帆。也许是归心似箭,也许是太年轻的缘故,当时兴奋之极的施士元竟没有留意居里夫人眼中的湿润和脸上的一丝淡淡的伤感。
时隔一年,居里夫人去世。施士元未曾料想,巴黎一别,竟成永诀。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国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沉淀,更是几千年来经久不衰流传下来的经典。我们一定要多读国学,因为古圣先贤在国学经典中给我们了太多的启示,在国学经典中记载着深刻的道理。多读多看国学,可以让我们领悟到人生哲理和经世哲学。
今天,我终于读完了《听南怀瑾大师讲国学》这本书,读后,我知道了国学的智慧博大精深,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是无穷的。书中将南怀瑾先生对国学的领悟都记录下来了,让我们聆听大师的精言妙语、感悟温慰无比的人生智慧。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一章是:《知识能力就是推动你起飞的风》,在《庄子逍遥游》中,有几句这样的话: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意思是,大鹏鸟要飞的时候,非要有风不可,如果风力不够,鸟的两个翅膀都没有办法展开,就飞不起来。大鹏鸟飞到九万里高空以上,大气层都在它下面。鸟要起飞,下面要靠风力,风力愈大,起飞的时候愈容易,翅膀快速一拍,就起飞了。南怀瑾先生却用这个道理来比喻人生:年轻人想要做成一番大事业,你的学问、你的能力、你的才智全都要去养成,那就是你的风。
《听南怀瑾讲国学》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的道理,我非常喜欢读它。
四年级:仝欢
前几天,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感触很多。
看到那些小名士们,一个个博学多才、出口成章的样子,我心里真是羡慕极了。各种经典诗词他们都能脱口而出,说的头头是道。无论是《四书》、《五经》还是《红楼梦》、《三国演义》、《周礼》等等都不是问题。可想而知,他们平时是下了多么大的功夫。
在答题的环节中,有一道选择题,题目就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有四个选项:A、诚信,B、忠义,C、孝悌,D、仁义。当看到这里时,我是激动的,因为这个答案我知道,应该选C、孝悌。答案出来了,果然就是C。顿时我心里有了一种自豪感,看来我学的《论语》也排上用场了。但是,整场的比赛看下来,我才答对了四道题。跟场上小名士们的国学知识比起来,我还真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们的知识量还真是丰富啊!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让我更明白了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国学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宝藏,我们应该从小就开始学习国学知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作文网”微信公众号
越是要准备留学,越是要多学一点国学。在首届康奈尔北京峰会上,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在演讲中说,“历史的经验就是这样的,我们看100年前的老前辈,他们就是这样的一个状态,越是准备留学,越是在留学,就要多学一点国学。”
在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现象:那些被后世誉为大师的学者大都学贯中西,既具备现代学术视野和知识背景,又具备深厚的民族文化素养。这一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就是在科学界也很突出,比如杨振宁、丘成桐、陈省身等大科学家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了解远超一般学人,体现出广博深湛的学术情怀。培育博雅之士是全世界教育工作者的目标,西方学校至今仍高度重视传统经典的教学,荷马史诗、莎士比亚戏剧等都是必读书目。我国近来也越来越重视传统国学的教育,《论语》等经典著作销量大增。特别是在当今留学年龄日趋低龄化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加强国学教育,让小留学生们多了解一点中华民族历史,多掌握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常识,对于他们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大有益处。而且,只有在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基础上对彼此的优劣才有更准确的认知,这是学习国学的另一层深意。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教过的学生不下三千,人们把他和学生上课时的交流记载了下来,这就是《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讲的是学习的方法,它让我们在学习后再温习一遍,好好温习了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就可以当老师了。我想起每到课间或回家后,我都会复习一下当天的内容,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可总觉得还是有一些没想到,所以以后我要常常复习,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把自己讨厌的东西给别人,不要让别人来做自己所讨厌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妈妈在我的碗里舀了很多红苕,我不想吃,就赶给了爸爸,读了这一句话后,我在也没有偷偷地把红苕赶给爸爸了。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严于利己,宽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界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通过学习《论语》,使我明白了: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理。
四年级:Vivian
前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观看山东少儿频道的《国学小名士》这个节目。
看着荧屏上大哥哥大姐姐们那脱口而出的背诗语速,让我惊呆了!他们懂得那么多的国学知识啊!我更对国学产生了兴趣。
看完节目后,我想起平时妈妈让我多读国学多试着去理解其中的内容,而我觉得国学太无聊,现在看来国学用处很大。像《弟子规》教我们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而且怎么做人放在第一位。比如“长者先,幼者后;食不言,寝不语”。
想想学国学背国学是正确的,从这一刻开始,我要拜读古书,试着和古人对话。发扬民族文化!
中学生写作指导、写作素材、优秀作文以及有奖活动尽在“作文网”微信公众号
他有一头乌黑的短发,浓眉下面有一双因常年饱览诗书而变的炯炯有神的眼睛。他的声音非常浑厚、洪亮。他就是我的国学老师----聂老师。
聂老师的课堂是丰富多彩的。他讲的《三国演义》,把每个人物的性格、外貌、为人处事讲的栩栩如生,让我们听的津津有味;他讲的《论语》,常常引经据典,把晦涩的文言文讲的十分易懂;他讲的《三字经》,把每句话引申的深刻含义和故事讲的让我们难以忘怀。但令我记忆深刻的却是那天的抽背事件…..
在复课之前,聂老师交给了我们背诵作业并提醒我们下次上课要抽背。面对讨厌的背诵,我很不情愿,背诵时眼睛盯着读物,心早已经飘到了九霄云外,自然一句也没背完。
到了上课时间,聂老师问道“同学们背诵的怎么样呢?”其他的同学们信心满满的回答“背诵了!”我也只好毫无底气的应和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因为我老跟不上同学们的背诵节奏,背细心的聂老师发现了,单独抽了我背诵,我站着脸红了,聂老师见此严肃的说“下课来办公室”。
在老师办公室,我忐忑着,心想老师会怎样惩罚我呢?聂老师却摸着我的小脑袋说“我知道你不喜欢背诵,可是古诗词背诵没你想像的那么困难,你可以每天先大声背诵,结合着译文背诵,长此以往你会发现古诗词里的韵律美,最后你就会爱上背诵哦,老师相信你会做到的”。聂老师的话好似一缕阳光直射我的心中,打消了我学习的疑虑和困惑。
这件事发生后,聂老师的话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按聂老师教的方法去做,的确爱上了国学的背诵。
中华名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用文字记录来,就成了一本本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底蕴丰富,蕴藏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其思想内涵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作为儒家所谓的“五常”。
就拿“五常”中的智来说吧。“仁、义、礼、智、信”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而要将这一切联系起来就需要“智”贯穿其中,否则即使有“仁、义、礼、信”加持于身,也都不可能通过无碍。新时期需要把中华名族的道德智慧同人文智慧、科学智慧聚成一体,开启新的智慧。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
就像《愚蠢的狼》这篇文章讲述的一样:愚蠢者总会被聪明着战胜。这就如同聪明者总会骗的了愚蠢。因此,现在就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变的更聪明!
寒假中,我阅读了《我爱国学》这本书,深有感触,期中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文章就是《大孝无言》。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马鹏飞从小被父母遗弃,只能与他双目失明的奶奶相依为命。所有的家务活都是他干,家里被他收拾的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为奶奶准备的急用物样样不缺。还会给奶奶打针。他做的可口饭菜只留给奶奶吃,自己经常挨饿,有时偷偷的吃些酱油拌饭。他还经常对奶奶说:“奶奶,今后我就是你的眼睛”。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学习还很认真,考试成绩总是排在班上前几名。这是一个多么孝顺,多么懂事善良的孩子呀!
想想我们自己,总是要求父母一次一次的满足我们的要求,而我们从来没有为父母想过,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其实父母要的并不多,只要我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说来说去还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一定要孝敬父母,现在我虽然挣不了钱,但我可以给劳累的妈妈泡杯热茶,给疲惫的爸爸捶背,给他们扫扫地,擦擦桌子,及时认真的完成好自己的作业,减轻他们的一些负担,让他们享受到家庭的温暖。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明白了很多道理。
最近这几天,我观看了“国学小名士”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
这个节目里参赛者的表现让我十分敬佩,因为他们能背出那么多的诗句,还知道很多历史典故,都可以称为“国学小百科”了。再加上他们说的诗句,有的我连听都没听过,所以我更加敬佩他们了。几位扮演小古人的小同学也十分有趣,经常逗得我捧腹大笑。
令我记忆最深的便是美德大考验这个关卡了——
我从这一关学到了好多道理。
有一期考验的是大家礼让的美德,吃饭上菜的时候故意没有按人数上大虾,而是少上了一只大虾,看大家怎么做。
果然大家中了圈套——都没有做到礼让,虽然他们没有人让出自己的大虾,但是他们在吃饭的时也都彬彬有礼的,我就总是做不到。
在家里数我的年龄最小,大人们也都不和我计较,像吃大虾这样的事,基本上是想吃多少吃多少,从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之处,想吃啥就吃啥,也从来没有想过给别人倒水、夹菜等等。
在学校里的时候,同学们虽然都年龄差不了多少,可是有时候也没有做到相互之间礼让,有的时候还会和别人吵架。现在想想这也是很不对的,不管对家人,还是朋友,应该讲礼貌,不能和别人争争抢抢,要做到谦让,这才是中华美德啊!
中国的传统美德有很多,我不可能一下子都学会,可是我要从现在开始一点一点的严格要求自己,争取也做一位“国学小名士”!让我们携起手来,弘扬传统文化,树立美好品行!
一杯茶,须要细细呷着每一口,才能体味它的浓郁馨香;一处景,要有懂得欣赏他的人,才能绽放他迷人的美;一种美食,只有当人称赞他美味的时候才算真正的美食。国学经典何尝不是如此呢?他要有人去读,要有人去读懂,更要有人去理解他。
而我很幸运,成了国学经典眷恋的人儿。
国学是先人用尽自己毕生所学而总结出的人生伦理,他们像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人生前行的路。那里有世人的沧桑,有历史的痕迹有浓郁的书香国学将我们带进一个新的世界,从小时候牙牙学语到垂暮老年时候都在那儿度过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阅读和了解尽可能多的东西,而是在自由地挑选那些会令我们陶醉的经典学作,从而与全人类的生活和心跳建立起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记得小时候读的最多的便是关于爱过的唐诗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心显现了文天祥的傲然争气!事定犹须待阖棺,未卑敢忘忧国颂扬了陆游的高尚情操!苟利国家生死已,起因祸福趋避之彰显了算中山的豪情壮志!可见真正读懂了故人的四次,就想它们谈话一样,特别轻松。
再大些,四大名著也让我有了特别的情感。看到落叶落下时,就会出现苍茫孤寂之感。甚至还能感觉到落下的叶子们轻轻的叫喊。当看到母亲额前被汗水浸湿的头发,我也会想起霓裳片片晚妆前,束素婷婷玉殿村,母亲是那样朴素之人。我很感谢国学经典,它触到了我内心最柔的地方,让生活不再是枯燥的两点一线。
现在,国学经典依旧陪伴着我,它相比外国书籍,名人作品我还是最喜欢它,喜欢它的从一而终,喜欢它的花开花落,依旧美丽。
E度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国学《三字经》中含有古代人民的智慧,让后人读后感悟如何做人的道理。
《三字经》中有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一生下来的时候本性都是好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三字经》中还有这样的诗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习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而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孩子小时应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的学习:亲近良师、亲近益友,要学习礼貌懂规矩。
通过学习这些诗句,给我们讲了怎样做人的道理,教育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养成优良的品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才能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富强。
四川省延秀小学四年级:张韵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