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近日,一则医生高铁上救人后被要求出示医师证并手写当时情况的消息在网络上快速传播,引起网友们激烈讨论。有人搬出法规,认为见义勇为不同于医疗执业,无需提供证件;有人为医生鸣不平,感叹救人竟被担责;有人则支持列车员,认为留存证据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无可厚非。尽管看法不一,但是不少网友认为列车员的初衷是撇清责任,这种解读不禁让人感叹:为何以自私预设他人,为何原本应皆大欢喜的结局竟演变成一场对道德的讨论。如果是报以善意的眼光看待事件中的每一个人,这将是一则正能量满满的故事。 ②不要让不当联想蒙蔽自己善意的眼光。近年来,偶尔出现的一两则见义勇为反被诬陷的新闻让人深感愤恨,也改变了一些人对社会的看法,以偏概全,如同惊弓之鸟。在这些人心里,见义勇为渐渐与被人讹诈联系了起来,被救者时常被投以怀疑的目光,救人同时保留证据变成常识。只要受帮助一方有任何其他举动都会首先被冠以心术不正的预设。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以恶意揣测他人,以恶意预估未来的歪曲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态。事件中,医生热心施救,患者得以治疗,列车安全运行,实则皆大欢喜。依理剖析,医生临危救人值得赞扬,参与救助者对自身行为负责也无可厚非,列车员为明晰过程要求医生写明情况也属正常。但当一件事情在固有观点下被解读时,一切就变了味。歧视者认为施救者如果需要为自身行为承担责任就是不公,认为列车员的一切所为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是自私的表现。最终把一个热心救人的好事想象预设成一场好人被冷对的丑闻。这不仅影响着大众的认知,更对社会的风气带来危害。如果我们用善意去看待人和事物,这个世界将会呈现更多美好,我们也会变得更加善良。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因为内心的立场往往决定所见所闻,我们看到的往往是我们想看到的,我们理解的往往使我们所希望的。切不可让不当的联想蒙蔽我们善意的眼光。 ③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大家共同营造。俗话说:一颗老鼠屎,祸害一锅粥。不仅道出了负面事件对整体带来的危害,也从侧面说明危害往往只是一小部分,并非主流。一些人认为是那些诬陷好人的坏人透支着人们的信任,凉透了好人的心,拉回了英雄伸出的手,使得社会上一些人遇到困难者时袖手旁观。但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没有责任呢?社会风气的形成是由无数个人的认知和行动组成的,当我们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时担心被讹诈,在热点事件中报以恶意揣测他人行为时,实际上就是在助长这种社会的认知。反观近年来见义勇为的事件,英雄得到嘉奖得到赞扬是主流,社会大众对于善恶对错的爱憎分明,大家崇尚正义赞美善良。事实上,每天在我们身边感动无处不在,我们不仅给别人带来过感动,同时也得到过别人的帮助。既然如此,为何不改变刻板的印象呢?不要凡事用那些个例来比照,更不要遇事首先把人预设成坏人来揣度。从我做起,报以善意,相信美好,无数个你我汇聚的信念将让社会充满阳光。 ④善意的形成离不开国家对正义的捍卫。正义有时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这是一句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让正义早到,让正义者光荣需要国家的努力。近年来一些反面案例,最终都得到了法律公正的裁决。但迟到的正义给英雄们带来了心理压力,困苦麻烦。正是基于个人成本考虑,让一些人在面对受助者时选择袖手旁观,哪怕帮忙只是举手之劳。因此,让人们积极的见义勇为,除了思想教育外,更需要国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见义勇为者加以保护,让诬陷者接受严厉的处罚。只有让见义勇为者没有后顾之忧,从行为成本上彻底杜绝诬陷者的侥幸心理,才能从根本上引导社会向善向上。正如在事件中,如果医生、患者、列车员在见义勇为过程中各自责任都被明确界定,权利都能得到保护,不会因为列车员是否获得医生的情况说明而有任何变化,那想必网友们也不会天然地认为列车员所为是出于推卸责任了。 ⑤不要报以恶意去揣测他人,这会让你感到失落;不要以恶意去解读世界,因为无数的你将影响社会的风气。尝试凡事投以善意的目光,世界将因你而美好。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观、世界观。”一句中,“这”指代的内容是什么? 4.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